在煤矿、油田等工业场景中,电缆破损问题直接影响生产安全。
全自动液压温控电缆热补机作为电缆修复的专业设备,通过智能化温控与液压系统协同作业,为橡胶电缆提供高效、可靠的修复方案。本文将详解其规范操作流程,助力技术人员精准掌握设备使用技巧。

一、设备启动前的准备工作
操作前需进行系统性检查:首先确认电源为380V三相四线制,使用6平方毫米以上电缆线接入设备,检查电压稳定性。打开电源开关时注意观察10秒报警提示,通过方向键调节上下限位开关。将温度控制仪上限设定为150℃左右,下限设为75℃,并通过测温仪校准实际温度。模具安装环节需根据电缆截面选择适配规格(如Φ11-Φ81mm覆盖1.5-185mm²电缆),将修补电缆置于模具指定位置,确保与加热板充分接触。
二、智能修复流程控制
启动加热程序后,当温度升至120℃时放入待修电缆,设备自动执行液压压紧动作。温控系统实时监测温度变化,达到预设上限的时候自动断电并启动红色警示灯,同时开启风机进行梯度降温。操作人员需密切关注温度变化曲线,在温度降至100-80℃安全区间时,设备触发自动开模报警,此时可取出修复完成的电缆。整个过程包含智能温控、定时保护和压力维持三重保障机制。
三、维护与注意事项
日常维护需定期清洁模具表面残留胶料,检查液压油位及管路密封性。操作时严禁在高温状态下强行开模,避免模具变形。对于不同规格电缆,应通过专用夹具调整模具间距,确保压力均匀分布。修复后的电缆应检查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,耐压测试达标后方可投入使用。
该设备通过液压系统(压力5T)与PID温控技术(0-300℃可调)的结合,配合自动报警和计时功能,实现电缆修复的标准化作业。掌握规范操作流程,不仅能提升修复效率,更能延长电缆使用寿命,为工业电力传输筑牢安全防线。